题记
什么是好书法
好在哪儿? 为什么这样就是“好”?
既是“好书法”,为什么有人又认为不好?
书法不是写字
书法,不是写字,这一点一定要明确。虽然书法的最初是文字功能,甲骨、书简的主要作用就是记事交流,但是慢慢发展出来的书法就不仅仅是文字的功能了。如果说写字是咿呀学语,那么书法就是写出优美的诗词歌赋。
写字要求的是端正,均匀,规矩。但是书法可以有更多的表现形式。不明确这一点,就会让很多人看惯了欧颜柳赵的楷书,就会看不惯米芾、 黄庭坚写的字,对《杨大眼造像记》这一类魏碑也会觉得不过尔尔。
的确,有些书法家本来就缺乏起码的传统功底, 笔下的东西确实很糟糕。关键还不让人提出批评意见,“你根本不懂书法”、“你的欣赏层次太低”等等的一套说辞常常用来自我麻痹和堵住悠悠众口。
那怎么去欣赏一幅作品呢,下面我介绍一种方法并且也分享一下面对一幅书法作品如何去欣赏。
《杨大眼造像记》书法欣赏的门径——找对比关系
蔡邕《九势》说:“书肇于自然,自然既立,阴阳生焉,阴阳既生,形势出焉。”这里的阴阳关系就是对立关系,从这个角度欣赏书法,我们就很容易找到书法的欣赏门径。
用对比来归类,我们会很容易的发现用墨上枯湿、浓淡,用笔上有轻重、快慢,点画上有粗细、长短,结体上有大小、正侧,章法上有疏密、虚实。这些统统都是对比关系!
第一,作品对比关系的多寡决定了书法内涵
书法内涵确定了一件作品是否值得玩味还是平平无奇。
我们来看,在王羲之的作品中,对比关系很多,大小、正侧、粗细、轻重、快慢等等耐人寻味。而在乾隆的作品中,虽然字形端正,但大小,粗细,轻重快慢都很平淡没有变化,没有对比关系就空洞乏味。
乾隆 《心经》第二,对比关系的强烈程度决定了作品的风格
对比关系的反差程度越大,表现的情绪就越激烈,惊心动魄。对比关系的反差程度越小,表现的情绪就越平和,安静、娴雅。
对比程度的强烈关系不说明作品的优劣,只代表抒情不同,风格不同。 以米芾为例子,个性怪异,言辞激烈,以癫狂的个性名震一时。他的书法点画或粗或细,结体左右倾侧,跌宕摇曳,对比反差极大。 与同为“宋四家”的苏蔡襄迥然不同,蔡襄的书法也是变化丰富,但是反差程度就不同,而且以渐变方式,过渡得很微妙。 米芾与蔡襄的书法各擅胜场,无法说谁好谁坏,只是两人风格不同罢了。
米芾《紫金研帖》欣赏的步骤——从整体到局部
上面说了复合自然规律的对比关系程度决定了作品的风格,对比关系的丰富性影响了作品的优劣。那么我们该怎么欣赏呢?
第一步:整体是否协调
先看整体,章法安排是否做到均衡协调,如大小错落,疏朗呼应。同时章法又与行笔的节奏、墨韵的变化、笔力和气势、结构和意境等协调一致。
欣赏的时候,目光从上到下,跟着点画走,心和手同时运动,它重你也重,它轻你也轻,它快它慢,它转它折,它离它合,你也跟着快慢、转折、离合。理解作品节奏感,复原当时的创作状态。 看节奏是否协调,
傅山 立轴第二步:点画和造型及其相互关系
就像我们看人,先看整体,再看细节。
“局部分析”,仔细观察各种笔画对比的组合,从字法、笔法、墨法去找寻玄妙处,打通书法和绘画的次元壁(左右结构就观察左右结构的对比,包围结构就看内外的关系)。不过瘾处,还可以以指代笔在掌心比划。(对字法、笔法、墨法有疑问的翻看以前文章,这里就不赘述了)
董其昌 跋文“观千剑而后识器,操千曲而后晓声”欣赏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能炼成的,总而言之,书法欣赏可以着眼于对比关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。 通过看古人墨迹,掌握对比关系这一书法艺术的形式语言,掌握得越多,理解就越深刻,欣赏的能力也就会越强。
举报/反馈